sapiseking nu kamu nu binacadan

makayzaay i Wikipitiya

sapiseking nu kamu nu binacadan (kamu nu Hulam: 族語認證考試)

sakay binacadanay nikaawasan tu talakaway a seking (針對族語認證高級程度)

使用說明[mikawaway-kalumyiti | mikawaway tu kalumyiti sakatizeng bangu]

1.以下題目,是為協助考前準備,增加個人思考,形成個人看法,而非猜題。

2.族語認證為「官方」考試,所以出題時不會有過多「政治和權力爭議性」的題目,避免自己打臉自己的官方政策。但是回答問題時,可先判斷題目所關於的「大議題」,回答與那個議題相關的看法。

3.「大議題」有以下幾種:土地、語言、教育、就業......。

原住民族基本法[mikawaway-kalumyiti | mikawaway tu kalumyiti sakatizeng bangu]

原基法條文[1]

一、相關理解:

(一)涵蓋的「土地」問題[mikawaway-kalumyiti | mikawaway tu kalumyiti sakatizeng bangu]

1.【問】在國土開發時,有哪些方面可以援引原基法?

【參考】水利、礦業、土石採取、野生動物保育、國家公園、海域......

2. 第21條第一項「政府或私人於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其周邊一定範圍內之公有土地從事土地開發、資源利用、生態保育及學術研究,應諮商並取得原住民族或部落同意或參與,原住民得分享相關利益。

【問】上文所謂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法律定義應參考2017年2月18日公告《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但這項辦法,將「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及「部落範圍」限定在只談論「公有土地」,也就是不針對已由個人和財團所取得的私人土地,因而才有2017年「反亞泥」之「還我土地運動」。這項定義,在字面上,並不違背原基法目前仍限保障「公有土地」的事實。

因此,眼前來看,政府仍未正面回應原住民對土地承認的要求。在此情況下,「原住民土地正義」似乎無解。對此你有什麼建議,能跳脫僵局,使原民土地正義往前進步?

【參考】

  1. 國立東華大學林素珍教授(原轉會歷史小組召集人)曾提出「文化國土」概念,畫出原住民傳統生活領域,可以有交疊,也能反映族群流動。先從文化與歷史層面、透過學校教育和大眾媒體,提高國民對原住民被殖民歷史的認識,加強對「正義」的認識。
  2. 以「個案」方式處理每筆土地問題,根據個案情況用最有利的方式尋找最佳方案。增加法律和行政公務機關人員的原住民權利概念,並且普遍提升原住民個體的法律知識和行政能力,養成原住民法律專才,以在個案情況中,發揮文化敏感度和法律素養,爭取每次的最大效益。

(二)涵蓋的「語言」問題[mikawaway-kalumyiti | mikawaway tu kalumyiti sakatizeng bangu]

1. 第9條第一項「政府應設置原住民語言研究發展專責單位,並辦理族語能力驗證制度,積極推動原住民族語言發展。

【問】官方成立的各族群語言單位,是為一種「人與人組成的組織」,組織本身並不能使語言延續,只有「真實的使用語言」才能讓語言延續。請問你認為,要如何增加「原民會語推組織」和「鄉鎮市公所語推人員」這兩個單位和「真實語言使用」的連結?使這兩個單位不只是組織,而時語言使用的主要動力?

【參考】

  1. 單位和單位執行者應具備良好的「雙語能力」,族語為真實的語言使用,漢語作為行政輔助語言。兩個單位的人員,身份上有指標性,經由他/她們的族語實踐,作為示範,以族語為主體和主角,使周邊的族人,自然沈浸族語環境,心生嚮往,自然自發地開始說族語。
  2. 有行政能力的族語單位,針對有族語能力的年長族人,創造適合的多元途徑和符合文化的環境,使掌握族語的族人,能夠將其族語能力,帶到不同的現代環境中。換言之,族語單位打造適合族語的環境,而非讓掌握族語能力的長者配合被漢語主控的環境
  3. 單位所推動的族語活動,以族語「跨代傳承」為終極目的,方法上讓語言進入「日常」為主要目標,包含在家庭、鄉里、村落中使用,其次才是辦理其他「一次性/偶發性活動」。如此才能讓族語變成對後代而言「正常」的語言,存在生活中。
  4. 語推組織針對各地區在地性,規劃讓族語在家庭、鄉里、村落中使用的機制,安排老中青三代在族語環境中應發揮的實際性角色,並提供有具體功能性的工具(而非只有經費),以讓這個族語的環境轉動起來。例如:為使家庭內養成跨代族語互動,方式是推動在家庭中養成語料錄音習慣,並應包含母語者和其傳承後代的聲音,工具則為具體的錄音設備。

2. 第9條第二項「政府提供原住民族優惠措施或辦理原住民族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得於相關法令規定受益人或應考人應通過前項之驗證或具備原住民族語言能力。

【問】你認為教育部和原民會,將原住民籍學生的升學優待與「取考族語認證」綁在一起,即「有通過認證就能加分,沒有通過認證就不能加分」,此項規定,對「增加族語使用」的目的,有何幫助?有何傷害?

【參考】

  1. 此法能夠提供家長、學生學習族語的立即動因和回報,但將「族語」和「具體的、物質性的成果」(如成績、獎金)連結在一起,不一定能創造對族語的情感和文化連結,也就是更深層的動機。 因此「加分、加給」可以作為「引起入門」的第一步,但是否有未來持續性,則仰賴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和他周邊會族語的他人,建立起長久的互動關係,以及族語是否成為其生活一部份。這要這些關聯建立起來,則將來都不易將族語從個人領域切割。

(三)涵蓋的「教育」問題[mikawaway-kalumyiti | mikawaway tu kalumyiti sakatizeng bangu]

【問】將原住民籍學生的升學優待與「取考族語認證」綁在一起,即「有通過認證就能加分,沒有通過認證就不能加分」,此項規定,對「解決原住民升學弱勢」,有何幫助?有何傷害?

【參考】「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辦法」的目的,應該是一種「無條件」補償,而不是「有條件」的加分。「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辦法」是針對百年來外來政權長期殖民,而使原民學生脫離祖輩和父輩原本熟悉的文化和生活環境,接著又被用大群體的文化和標準檢視,必須用那些標準相乎競爭,但那些文化和標準,脫離了學生所處環境,因此當學生要提取時,就顯得較缺乏資源,因此成為弱勢。

針對以上根本性問題,政府從歷史與社會角度,升學加分應該是「無條件」補償,而不是「有條件」的加分,是針對歷史不正義而做的補償。現在看來,「升學加分」變成輔助「族語學習動機」而存在。對於語言學習能力不佳的學生而言,「沒有通過族語認證」就會威脅到個人生活和未來工作......這反而變成是「剝奪」學生的教育機會,創造了另外一種的不公平。

政府若政府真心認為「升學優待」有必要,「語言推動」也有必要,則應該將兩者脫鉤,而不是掛鉤後,顧此傷彼。

(四)涵蓋的「就業」問題[mikawaway-kalumyiti | mikawaway tu kalumyiti sakatizeng bangu]

【問】就業若仰賴政府輔導,則「產業」會受限於政府資源多寡、政策方向,未來難以掌握,也可能不是地方所能長久發展。舉例而言:文化部在過去六、七年,支持「原住民文創轉型」,每年皆有輔導補助金,然而近年「文創口號」有退燒趨勢,該補助今年已經停止。請問你認為,原民生計產業,應如何才能改善「短期」、「容易受外在政策影響」的不穩定現況?

【參考】

  1. 2020年雖然臺灣經濟遇到疫情影響,但第三季GDP卻寫下9季來新高,國人在國內消費成長逾5%創新高[2] ,主計總處也說,國人出不了國,但在國內消費大幅成長,得以抵銷部分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3] 換言之,臺灣有蓬勃的生機,即便不仰賴政府大規模的補助計畫。臺灣經濟起飛時代,憑藉的是大量有生命力的「中小企業」,十人以下公司如雨後春筍,這都是「小型」的力量。
  2. 目前產業方向已從工業走向「服務業」,服務業更是有利於中小型、甚至微型工作單位的產業。「微型工作單位」更能密切反映地方和人群特性地方和人群的故事有別於其他的地方和人群,也就是「有差異性」,而「有差異」就是競爭力。再通過「行銷、宣傳技能、網路、資訊媒體」,將特色向外傳輸。地方和人群有本身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微型工作單位」不僅可以運用既有的生活文化,也能夠創造文化,只需要一小群人用創新、有差異的方式從事工作活動,就能帶來文化的持續更新。
  3. 要適應當代產業,個人必須具有跨產業、跨領域的能力,校長兼撞鐘、老闆兼雜工,現在是必要的彈性能力。部落遊程、生態遊程、傳統地方飲食、工藝體驗、文創出版......獵人學校、香蕉絲工坊、族語學校和出版......全都需要跨領域(歷史地理、生態、自然科學、管理、商業、美學等等)的能力。
  4. 原民青年在學期間,就開始學習關於「微型創業」的概念和「企劃」技能,並養成「創意思考」和「跨域合作 」,練習精確有效的「行動力」 。「在地性」是重要價值,所以我們的大環境應該友善青年返鄉,青年們也不要畏懼「找」不到工作,學習拋開「企業思維」,部落就是你的企業,也你能創業